

我們這一波的媽媽
我們這一波的媽媽,有些是這樣的。 年輕時候談了幾場戀愛,從愛情裡面認出自己。說不出來的沒安全感,不知道自己哪裡可愛;有一天忽然懂了,體內的那個小女孩在很久以前就受傷了,她沒有好起來,她只是太乖了。聽話地以為,自己就像大人說的那樣:妳很醜、妳很笨,妳不要以為自己可以任性。 太想要被愛,太害怕忽然不被愛。我們是長大了,長大的瑕疵品。又是花了多久時間和力氣,才放過了自己。 於是不願意讓自己的孩子,經過這些經過。他以後會受很多傷,可是沒有一個傷口,應該來自於我。很想讓他放心,我不會誤會他,我最願意瞭解他。 我沒有一天不是在慶幸,他沒有為了我,收掉自己的特別。他的問題就是太特別了...... 大概在三個月前,兒童EQ教育機構笛飛兒,邀請我試用他們開發的跳養App。跳養App是以兒童心理發展學為基礎,設計177個題目。分析結果可以幫助爸媽更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,看出孩子的個性主軸,讓孩子的特色不會成為孩子的辛苦。 笛飛兒的老師很用心,跟我分享了幾個用過跳養App的案例。其中一個媽媽一直很苦惱,她的孩子總是被說脾氣不好;用了跳養App後才發現,孩子的個性是追


祝你父親節快樂
我時常想像,大剌剌的一個男人,住在女生宿舍的他,會是怎麼樣的感想。 一屋子都是女生,各種女生才有的心思。妻子總是一臉受不了他,他的粗心大意,他的笨手笨腳;女兒們忽然都不找他,躲在房間裡面講電話,哪裡有那麼多話好講?又不是打電話回老家。出門的時候拖拖拉拉,那幾雙高跟鞋不都長得一樣?她們又怎麼這麼快長大?小女生怎麼可以有女人的樣子? 我的爸爸。 他格格不入,時常狀況外。浴室裡面花花綠綠,他只要一塊水晶肥皂;擠不進鞋櫃的位子,他的鞋子被排擠在玄關;還有他最納悶的,洗衣服晾衣服的時候,從洗衣槽撿起小女兒的細肩帶,「妹妹啊,這什麼天氣啊?妳還去游泳啊?」「怪個隆冬,妳是不是有病啊?」 然而他還是嘻皮笑臉、大聲嚷嚷,做個很沒有面子的爸爸。到現在還會夢到要考數學,就會被嚇醒的我,記得他溜進房間,跟哭哭啼啼的我說:「沒關係,妳長得像我,和數學不好都是什麼?是遺傳。」開車載我去補英文,在車上要我講幾句英文來聽聽:「太標準了!比爸爸的國語還標準!想當年我來台灣......」
「你可以不要一直講想當年嗎?」
「民國三十八年的時候啊.......」 也見過他悲傷的